Page 1 of 1

百视达是否已经毁掉了长尾理论?

Posted: Tue Jan 21, 2025 7:11 am
by pappu636
长尾理论已死。长尾理论是由《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数字市场的崛起和实体店的逐渐衰落(尤其是在媒体和娱乐领域),将转化为对较小利基市场的更多消费和观看。

哈佛大学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声称,她有证据表明“长尾理论”是错误的,数字市场可以为大片带来更多力量。在《综艺》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她这样描述“长尾理论”:

“但在安德森的书中,他走得更远。他认为,在线渠道实际上改变了需求曲线的形状。在他看来,消费者更看重针对他们特殊兴趣的小众产品,而不是为大众设计的产品,而随着互联网零售使消费者能够找到更多前者,他们的购买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换句话说,消费将从曲线的头部转移到尾部——而且随着更多冷门产品的出现,尾部不仅会稳步增长,而且会越来越宽,因为消费者会发现更适合自己口味的产品。最终,冷门产品将侵蚀传统上由相对少数热门产品享有的巨大市场份额。”

然后用数据攻击它:

“以音乐行业为例。根据收集录制音乐销售信息的尼尔森公司的数据,在 2011 年售出的 800 万首独特数字曲目中(绝大部分通过 iTunes 商店),94%(750 万首)的曲目销量不足 100 首,而令人震惊的是,32% 的曲目仅售出一张。是的,没错:在所有至少售出一张的曲目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曲目只售出一张。(人们不得不想知道这些歌曲中有多少是艺术家自己购买的,只是为了测试技术,或者是他们的妈妈出于忠诚而购买的。)”

我肯定会尝试购买她的书,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她的证据,但我马上就对她对长尾理论的解释产生了一些疑问。安德森从未声称大片会消失,或者它们会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长尾理论的重点是,更多的购买将流向那些甚至不会在实体店中存放的商品,这是一件好事。这里的整个前提是,我们将看到更有活力的利基市场的增长。

我对她对数据的解释也有异议。上面引用的 iTunes 示例很好 巴基斯坦手机数据 地体现了长尾理论,这似乎证实了我最初的怀疑,即 Elberse 可能试图攻击一个稻草人。750 万首歌曲的销量听起来像是一个相当小的销量,将它与轰动一时的销量进行对比会很好。

但我对本文中展示的少量数据真正感到不满的是,它选择了有偏差的数据集,或者似乎根本忽略了真正发生的事情。Elberse 选择关注 iTunes 的销量,仍然在使用前互联网时代的指标。任何了解当今音乐行业的人都会告诉你,所有的活动都在流媒体上,无论是 YouTube、Spotify 还是 Last.fm。来自 Spotify 用户的轶事证据会告诉你,他们用它来寻找在其他模式下不可能找到的音乐;Spotify 确实表明长尾效应按预期发挥作用。此外,我们现在有 10 年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实际上在听什么,即Last.fm Scrobbler 数据,它似乎偏向独立音乐(可能是因为用户群),但表明这个故事与 Elberse 使用的非常小的样本非常不同。

最后,她对 YouTube 的看法似乎也有些偏颇,而且似乎不太正确,YouTube 在很大程度上是长尾天堂。Elberse 声称:

“与此同时,2013 年初最受欢迎的 10 个频道包括 Jay-Z、汽车杂志 Motor Trend、幽默网站 The Onion、华纳音乐的 The Warner Sound 和摔跤巨头 WWE 运营的频道——所有这些根深蒂固的热门品牌即使没有 Google 的资金也能在 YouTube 上声名鹊起。大片和超级明星品牌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