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默.jpg卡尔·罗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了他辞职的消息,但他否认这一时间与国会正在进行的调查有任何关系。他坚称:“我不会根据暴民是否高兴而去留。”罗夫对暴民一词的嘲讽之情引起一些政界人士的关注。《华盛顿邮报》的莫妮卡·赫塞写道,暴民是“一个由三个字母组成的炸弹般的单词——法国大革命时用的,或者是口吐白沫在街头焚烧的农民用的。”这个词是mobile的缩写,而后者又是拉丁语表达mobile vulgus的缩写,意为“变化无常的普通人,反复无常的人群”。虽然这个词指的是群众的反复无常,但英语大众对暴民的使用一直没有改变。正如我在《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所说,暴民的核心含义与其 17 世纪的起源相比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这种含义几乎总是负面的。
拉丁语mobile vulgus大约在 1600 年进入英语。名词vulgus指普通人,而形容词mobile(发音为三个音节,MO-bee-lay)的意思是“善变的、变化的”——歌剧爱好者会从威尔第的《弄臣》中著名的歌曲“ La donna è mobile ”(“女人是善变的”)中认出这个词的意大 马来西亚电报数据库 利语形式。到 1676 年,mobile vulgus通常缩写为mobile,十几年后,mobile开始只保留第一个音节。在这个手机、高清电视和数码相机的时代,我们应该记住,几个世纪以来,英语中一直存在着将长词剪短的做法,而不仅仅是我们这个仓促的技术世界的产物。
这并不是说在“ mob”一词早期流行时,文人对此特别高兴。乔纳森·斯威夫特尤其反对这个新词。1710年,斯威夫特在《闲谈者》中悲伤地写道:“过去几年,我竭尽全力阻止Mob的蔓延……但显然我被人数压垮了,被那些答应帮助我的人背叛了。”第二年,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中表示同情,“也许正是这种只说必要之事的幽默,使我们的一些词汇如此可悲地被限制,比如mob ……等等。”但像斯威夫特和艾迪生这样的纯粹主义者无法阻止mob的传播,这个词成为词汇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