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大家渐渐地就不再执着于把标签跟商品直接绑定到一起了,而是开始逐渐开发出了商品专区的使用方法,就是在首页只展示一个标签专区的图像与名称,点击以后进入到对应的标签专区内,所有标有该标签的内容就都会在这里展示。这个展示策略在美团的页面上就应用的特别明显,当然,我没看过美团的管理后台,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以标签的方式实现的。但是至少从前端页面来看,标签是可以实现那种效果的。 . 标签的交叉使用 除了前端页面的展示,标签还是很好的后台配置辅助工具。 因为在大多数的后台管理中标签都是可以随意配置的,所以大家如果在原来的软件设计中如果发现有什么缺漏的字段的话,就可以先配置一个标签来补齐,然后去验证这个字段是否真的必要,必要的话再去代码层面把这个字段添加进去。
另外,标签还经常会和类目组合使用,比如你希望给两个末级类目的东西放在一起展示,而这个时候它们的上级类目下还包含其他更多的末级类目,无法直接使用;又或者是,这两个末级类目根本就不属于相同上级类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标签了,你只需要创建一个标签,然后把这个标签绑定到这两个类目上就可以了。如果有做运营的同学,应该会比较熟悉这种操作。 还有相对比 阿联酋赌博数据 较复杂的情况,就是标签树。我们前面提到的标签指的都是单独的标签,创建和使用场景都是独立的,你可以创建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标签,用在完全不同的场景中。 但是如果涉及到标签树的话,就没办法这样使用了,标签树的玩法更像是一套辅助类目,就是在这些标签之间也是存在级联关系的,他们的结构其实跟类目是完全一样的。
. 复杂的标签树 引入标签树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在本来就包含级联关系的类目中重构另一套级联的规则,比如将原来的四级类目打散后重新组成新的类目群,而这个类目群又向上汇集成其他的集群,最后在使用时直接使用新组成的这一组关系,这组新的关系就是我们在这个场景中创建的类目树。 我们曾经在一个项目中用过类目树,很麻烦,配置要配半天,用的时候又要整理好久逻辑,还很可能出错。关键是这种树状结构的标签功能还得专门单独开发,从产品到研发再到最后使用的运营人员,都对这个东西感到头疼。那这个东西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一定要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