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包到韩国等地

Unite professionals to advance email dataset knowledge globally.
Post Reply
rifat28dddd
Posts: 697
Joined: Fri Dec 27, 2024 12:30 pm

发包到韩国等地

Post by rifat28dddd »

云海天聚在两年时间里派了30多人去驻场。回忆那段时光,廖森林说:“像一场‘江湖盛会’,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很难,正因为难,所以大家都要证明一下、挑战自己,有一种想做出好东西的凝聚力。”

《哪吒2》背后有138家像墨镜天合、云海天聚、千鸟文化这样的国内的动画制作、视效团队,你做30秒、我做1分钟、他们攻克5分钟,最后大家共同打造了一场144分钟的视觉盛宴。

“理工科学霸”跨界特效,不必再迷信好莱坞团队
“我长期担任电影的出品和监制,非常清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影片的特效制作高度依赖海外公司。”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届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第八届主席任仲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也是他看完《哪吒2》的片尾名单后最为感触之处——“这些制作公司几乎都是中国的动画公司,意味着中国动画制作水平的提升。”

正如任仲伦所言,在动画制作的繁重流程中,特效的技术门槛最高。

墨境天合视效总监邢明礼从事影视特效工作十四年,他和该公 印度尼西亚 whatsapp 号码列表 司同事们主要负责《哪吒2》中“哪吒撕裂重生”等场景的特效镜头,此前他们是《流浪地球》等多部实景大片的特效制作团队。“饺子导演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很高,原本我们预计三四个月完成的任务,最终花了11个月。”

对于高难度的影视特效,时间、人力,就是最大的成本。这也解释了饺子曾公开表示,参与《哪吒1》制作的“很多外包公司都在亏本做片子”。

“2015年前,内地的特效公司还比较少,很多业务会。”邢明礼说,“但近些年情况完全反转,我们不再需要迷信好莱坞团队了”。



邢明礼参与制作的《流浪地球》特效环节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邢明礼回忆,过去十年间,国内视效行业发生了量变与质变。“影视特效行业虽小众,放在十年前就更小了。比如我们公司现在有约二十个特效师很正常,但在我刚从业时,很多公司也就一两个特效师。”

与人们的想象不同,也与动画制作链条的其他环节不同,特效师的日常不仅涉审美,还要与代码和节点打交道,“跟编程的工作很像,需要我们用编程的思维方式做出画面,成为有审美能力的‘程序员’”。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