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量取决于三个参数:允许误差、置信度和总体规模。如果需要,您可以省略受众规模,因为它对计算影响不大。
平均而言,如果您调查 100 人,那么您得到的结果数据误差为 10%;如果调查 400 名受访者,则误差约为 5%;如果调查 1000 人,则只有 3%。
供给与需求是每个企业家都应该了解的基本话题。公司必须能够分析市场情况并适当设定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价格不能“凭空”制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了解市场如何运作(即供求规律)非常重要。
您正在阅读《指南针》杂志——有效和安全团队合作的使者。
了解有关 Compass 的更多信息
这里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是考虑不同的购买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的特定降低或上涨会作何反应。其次,公司本身如何应对,例如,对任何资源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生产产量多少以及增加或减少的速度有多快。弹性将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弹性是什么。我们将研究什么是弹性,它取决于什么,分析影响它的主要成分,分析公式和大量的示例。我们还将了解弹性为何对商业有用。
在研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之前,有必要仔细了解供给和需求的基本经济概念。
需求的概念是经济实体(个人或公司)以一定价格购买所需产品的需求和意愿。
我们要强调的是,经济学中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需求量(规模)和需求(需求性质)。
让我们从需求量开始。显示在其他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特定时 行业电邮清单 期内消费者愿意以特定价格购买多少产品。例如,城市居民愿意以每单位80卢布的价格购买500包大米。这是以此价格对此产品的需求量。需求量会受价格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我们来画一个图表,其中 P 是价格,Q 是销售量。
该图表显示了需求量或需求幅度的变化。在点D1,制造商设定价格P1(100卢布)。对于这个价格,买家只愿意购买Q1的商品,因为价格对他们来说太高了(5件)。制造商将获得500卢布的收入(100*5)。
另一方面,如果制造商开始将价格降至 20 卢布(P2),那么会有更多的客户愿意以如此诱人的价格购买产品(假设有 40 人 - Q2)。因此,需求量将会增加。这样的话,制造商赚的就更多了:20*40=800卢布。
根据收到的信息,我们有机会说明经济学中的需求规律:
当需求减少时,价格水平就会下降。因为您需要鼓励客户购买产品。相反,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因为没有足够的商品供每个人使用,因此必须以某种方式限制其消费。最佳壁垒是更高的价格。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该产品,需求就会减少。